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子森、胡玲玲、郭辰昊 江苏报道。
苏超与国家队的反思之路
当中国国家队在世界杯上再次遭遇失利时,“苏超”却在被“调侃”的同时迅速走红,成为继“村超”之后又一个备受瞩目的民间联赛。一方面,职业足球在世界杯上的持续溃败令人失望,另一方面,民间足球的盛行却让人倍感振奋。此时,业界不禁反思:如果每个省的足球赛事都能吸引众多民间高手,传承足球文化,那么职业联赛和国家队的人才来源将会更为充足,战术建设也将更为系统。
苏超重燃战火
这个周末,“苏超”再度燃起激情。6月14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的记者走访淮安市体育中心,现场直击淮安队与南京队的激烈对抗。尽管当天的气温接近31摄氏度,闷热的天气未能阻挡前来支持的球迷们。早在开赛前的三个小时,身着红色球服的淮安队球迷便已聚集在体育场外,甚至还有一些未能购票的球迷举着横幅加油助威。
民间足球的魅力
淮安队球迷贺一曾参加过淮安队的“苏超”海选,虽然因个人原因未能继续,但他始终在比赛现场守候。他希望淮安队能再次崛起,成为城市的骄傲。南京队的球迷程康则表示,比赛没有到最后一秒是不会结束的,他更关注的是球员们在场上的精神状态。待比赛结束后,他和妻子还计划游览淮安的景点,享受小龙虾美食。
苏超的独特魅力
苏超的参赛队伍来自江苏的13个地级市,网友戏称为“十三太保”的对决。与职业联赛不同的是,苏超球员的构成更为多元,有退役职业球员、个体工商户甚至学生。赛事中没有天价外援,没有商业噱头,更没有职业联赛常见的裁判争议,但纯粹的比赛氛围和强烈的地域认同感燃起了江苏乃至全国球迷的热情。
江苏足球的历史与现状
尽管江苏在职业足球发展上有一些不足,但一直以来都是足球的热土。自1994年中国职业足球元年开始,江苏就以江苏迈特足球俱乐部为首,开启了职业足球的历史。尽管历经波折,江苏队曾在2013年获得顶级赛事冠军,但由于近年的经营困难,足球热情似乎面临挑战。江苏的中甲球队在经历降级后,球迷们对足球的期待愈发强烈。
归属感与城市文化
江苏省足球运动协会副主席王小湾指出,举办“苏超”是摸索中的成果,正是江苏对足球的长期关注成就了这种热潮。职业球队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凝聚力,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这场比赛中,各支队伍展现了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尤其在场上珍惜每一个机会,使球迷们享受到了一场精彩的足球盛宴。
展望中国足球的未来
在当前中国足球面临困境之际,强烈的地方文化与青训体系的建设或许是出路所在。正如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所倡导的,真正的足球强国必须依赖广泛的群众基础,将民间足球的发展作为提升国家队实力的根基。在未来,各地如“苏超”般的地方性赛事若能以长期主义为原则,依托城市文化与青训体系,以地域情感为纽带,那么,中国足球将有希望真正迎来飞跃发展。